长白山下,热潮涌动!随着高铁呼啸而来的脚步声日益清晰,白山市抚松县正以冲刺之姿,全面升级城市面貌、优化旅游服务,精心编织一张迎接四方宾朋的热情网络。站前广场、城市动脉、智慧服务、酒店集群……抚松正全方位发力,静待高铁时代的华丽启幕!
冲刺!站前广场打造“长白山第一印象”
在抚松县松江河镇高铁站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挖掘机轰鸣,运输车辆穿梭不停,南广场的建设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这里,不仅仅是一个交通枢纽,更是抚松递给五湖四海游客的第一张“名片”。建成后,133个停车位将方便快捷,5236.3平方米的绿化景观将生机盎然,为乘客和周边居民打造便捷舒适的服务环境。
“为了迎接高铁时代,我们今年5月就全力开工了!挡墙、树池等基础已完工,现在正抢抓晴好天气,铺设管线、填筑土方,昼夜兼程,确保7月完美亮相!” 松江河镇副镇长杜奕成信心满满地介绍,“我们的目标就是打造‘长白山第一站’!设计上,长白山雄浑的山峰轮廓与灵动的冰雪元素巧妙融合,地域文化魅力扑面而来。这里,将成为游客对长白山的‘初印象’,是展示我们形象的第一窗口,更是激活全域旅游的新引擎!”
蜕变!松江河大街重塑“迎宾大道”
盛夏的抚松,林海苍翠,但松江河镇的建设热情更盛!贯穿城镇的主干道——松江河大街,正经历一场华丽的蜕变,向着高标准“迎宾大道”的目标重塑升级。不久的将来,它将成为抚松城市更新的闪亮地标。
“高铁开通在即,松江河大街提升建设全面启动!”副镇长杜奕成描绘着蓝图,“我们通过科学规划、精细施工,不仅要搭建起高效畅通的交通网络,完善各项配套设施,更要全方位营造安全便捷的城市空间。在景观上,我们坚持生态优先,巧妙融入长白山地域文化符号。未来的松江河大街,不仅是交通动脉,更是一条流动的、展现抚松独特魅力和深厚人文底蕴的景观长廊,实现功能、品质与城市形象的全面跃升!” 目前,移树、拆牌等前期工作已完成,管线铺设、路面水稳等工程正有序推进,预计今年9月将以崭新面貌迎接八方来客。
布局!服务业抢滩高铁“流量入口”
嗅到高铁带来的巨大商机,服务业早已抢先布局。就在长白山西站对面、松江河大街旁侧,瞄准即将涌入的商务差旅和观光游客,新的品牌酒店项目正拔地而起,加快建设步伐。
走进投资5000万元的抚松县全季酒店建设项目建设现场,塔吊机在空中精准地投递着沉重的“积木”,挖沟机用钢爪奋力掘开深深的沟壑,工人们挥洒着汗水穿梭于工程之中……一派紧张忙碌地抢抓工期景象。
截至目前,酒店基础已开槽,预计年底主体封顶,完成部分内部装修工程。建成后可完善城市商业配套,吸引商务客流,带动周边餐饮、交通等业态联动,激活片区经济活力。高铁站周边,正悄然形成新的服务业聚集区。
智变!文旅升级抢先“智慧服务”
硬件在提升,软服务更是跑在前面。抚松县文旅局深谙“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道理,以创新服务和资源整合为核心,早早布局高铁时代的文旅新篇章。
“我们始终秉持‘高铁未通、服务先行’的理念!” 抚松县文旅局副局长张书媛介绍着她们即将推出的“智慧武器”,“我们打造‘一机游抚松’全场景服务平台,整合全县80%的文旅资源。游客动动手指,在小程序上就能实现‘五秒预订’,畅游无忧!” 在产品创新方面,抚松聚焦主题线路开发、深度文化体验植入和夜间经济延伸。“接下来,我们将大胆探索‘高铁+文化IP’等全新模式,” 张书媛展望道,“让高铁不仅飞驰在轨道上,更成为点燃我们文旅产业链、催化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强劲动力!”
抚松县正以饱满的热情和扎实的行动,擦亮“长白山门户”的招牌。高铁呼啸而至的,不仅是速度,更是抚松拥抱八方宾朋、开启文旅经济新纪元的无限机遇。长白山,抚松,准备好了!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
记者 刘金英 文/摄/视频/制作
通讯员 郑博文 航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