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白山市的长白山职业技术学院四楼,370个浸液标本玻璃瓶在灯光下折射出翡翠般的光泽。瓶中的刺五加嫩芽舒展如掌,北五味子茎叶翠绿可人,人参体态栩栩如生……这是2024年12月建成的长白山药食两用标本馆,400余种植物浓缩着长白山的生命密码。
“每次带学生认药材,都像在翻立体《本草纲目》。”长白山职业技术学院中医药系教授马全轻抚蜡叶标本上清晰的叶脉说。44幅植物标本跨越菌类、蕨类到被子植物,与浸液标本共同构建起长白山“药食宝库”的基因图谱。标本馆不仅成为校内学生热衷打卡的学习场所,也吸引了周边研学团队前来参观,推动了中医药知识和长白山道地药材的普及与实践教学的深度融合。
从百草园到实操演练
走出标本馆,隔壁的中药鉴定实验室里,根及根茎类、果实及种子类、花类……各种中药材分门别类。长白山职业技术学院中药鉴定技术课程主讲教师副教授张江告诉中国吉林网记者,他们让学生通过眼观,手摸,鼻嗅,口尝等方式鉴定药材真伪,提升专业技能。不远处,浓郁的药香扑面而来。模拟中药房里,真实还原中药房实景,学生在里面辨方、抓药、称重,熟练操作,每一次调剂,都要确保药材的准确性和用药的安全性。
产教融合的“双轨密码”
窗外佟佳江碧波荡漾,校内76个实训基地星罗棋布。长白山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仲锐带记者解锁人才培育密码,双师接力传薪火,学校现有教职工356人,其中副高级职称以上教师127人,双师型素质教师128人,引聘行业有权威、有影响的专业带头人15名,建有百人的兼职教师资源库。并对接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牵头成立吉林省人参产教融合共同体,积极推进中医药专业群建设,强化订单培养,创设岗位课堂。校外127个合作基地中,吉林长白山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名企深度参与课程开发。当“订单班”学生带着企业真实课题返回校园实践中心,学生在教师与企业导师联合指导下开展长白山道地药材深加工、高标准研究时,产教融合已从概念落地为生产力。
扎根基层的青春选择
黄昏的标本馆仍有人影攒动。“毕业后我想回乡开理疗所。”针灸推拿专业00后冯同学说:“村里老人多,推拿技术用得上。”这样的基层梦想正开花结果。
伴随着校企合作、订单培养、旺工淡学等一系列举措,实现了产教深度融合发展,助力万千学子成长成才。“近三年90%就业率中,六成毕业生奔赴乡镇卫生院和社区诊所。”副院长仲锐坦言。
当月光漫过佟佳江,中药制药实训室的灯还亮着。浸液标本中的刺五加在瓶中静默,窗外山风送来松涛——这座山水校园里,每一味药材标本都在讲述生态智慧,每一次称量抓药都在传承文化薪火。从这里出发的青春身影,正带着长白山的草木精气,奔向基层最需要的地方。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
记者 刘金英 文/摄